中國烹飪協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成立,龍大美食當選副主席單位
近幾年來,預制菜概念持續火爆,行業發展按下“加速鍵”。為推動預制菜食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中國烹飪協會引領協調作用,7月21日,中國烹飪協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石家莊召開。
會上,完成了主席、執行主席、副主席單位/個人的選舉。龍大美食當選為副主席單位,執行總裁王豪杰當選為副主席。
目前,專委會入會會員186名,廣泛覆蓋了龍大美食等全國預制菜產業比較發達省份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行研型專業組織,以全國化的多元優勢力量,引導國內預制菜行業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推動萬億預制菜市場盡快形成。

預制菜加速擴容 成立專委會推進產業新格局打造
近三年來,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達到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從市場滲透率來看,《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顯示,國內預制菜滲透率目前僅10%-15%,而美國、日本則達到60%以上,相較而言,我國預制菜市場還有很大的擴容空間。
專委會的成立,將從戰略視野和全國化高度上為預制菜產業布局謀篇。據悉,專委會將面向會員企業,充分總結、交流和推廣預制菜領域創新發展和開拓市場的經驗,指導預制菜企業產品滿足B、C端健康安全消費需求,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強管理體系研究,組織開展本專業領域的產品研發、考察調研、咨詢服務、品牌創建等活動。
未來,專委會的工作將圍繞五個方面展開。一是發揮平臺作用,引導產業發展。二是加強橫向聯合,加大產品研發。計劃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預制菜相關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及行業協會緊密合作,共同建立預制菜聯合研發平臺。三是重視標準建設,健全安全體系。著眼高標準,引領高品質,組織開展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工作,逐步制定完善預制菜從田頭到餐桌的系列標準。四是打造產業集群,培育示范企業。五是加強人才培養,傳播餐飲文化。借助預制菜專業風口,推動預制菜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工作,為產業的壯大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固的支撐力。
傳統優勢凸顯,強全產業鏈為長期高質量發展護航
龍大美食擁有養殖和屠宰的基礎優勢業務,以強全產業鏈閉環,護航預制菜業務的全國化發展。公司的養殖業務為預制菜發展提供穩定的原料供應,從源頭保障肉類產品的品質和安全。
同時,龍大美食在標準化和規范化方面擁有著二十多年對日出口的品質保障。公司依托服務知名客戶所形成的完整嚴苛品質管理體系,打造了獨立于業務體系的品質管理部門,為產品制作全程把關。不僅如此,公司多年來還打造了以源頭控制、質量體系、產品檢測為核心的食品安全保證體系,做到批批都檢驗、全程可追溯,實現“原料-生產-產品”全流程把關。
此外,公司的養殖業務避免了原料因自然條件等不可抗力影響帶來的價格波動,平抑原材料成本,進而保持公司預制菜生產成本和利潤水平的穩定。屠宰業務則為公司積累了客戶資源,助力預制菜業務快速發展。
依托各地布局的生豬屠宰基地,龍大美食預制菜生產基地的全國化布局穩步推進。目前,公司食品加工產能15.5萬噸/年,另有在建產能17.5萬噸/年,建成后年產能將達到33萬噸,實現華東、華北、東北、西南、華中等區域全覆蓋,為公司預制菜業務全國化擴張提供供應鏈支撐。
打造大單品+全渠道布局,驅動預制菜業務加速增長
在“一體兩翼”發展戰略的持續推進中,龍大美食夯實預制菜業務基本盤。公司在市場驅動下,布局預制食材、預制半成品、預制成品全系列預制菜品類,并通過打造肥腸等大單品,推動預制菜業務增長提速。
龍大美食一直重視產品創新和研發,公司已在山東、上海、四川三地建立研發中心,并以此為平臺,與高校和行業協會進行合作,保障預制菜口味復原。公司打造的開放的研發生態,通過與研發機構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持續推動預制菜工業轉化效率提升。
公司圍繞大單品進行規劃布局,已經打造了肥腸系列、烤腸系列、培根類、酥肉類、丸子類等億元級、千萬元級別的大單品,尤其是以肥腸為核心的大單品進行重點布局,開發了白水肥腸、鹵肥腸等B端產品及“肥腸+”系列菜肴,如肥腸雞、肥腸愛上魚、酸菜肥腸等。
在渠道端,龍大美食圍繞B端為主、C端為輔的渠道策略,把握B端機遇的同時,推動大單品放量。隨著頭部餐飲率先復蘇的態勢,公司持續發揮大B端渠道優勢,采取固老開新策略,促進大B端業務做大做強。同時,公司積極開拓預制菜專業經銷商渠道,目前已開拓預制菜專業經銷商近1000家,基本覆蓋優勢區域重點城市。
此次作為副主席單位加入中國烹飪協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龍大美食將充分鏈接會員企業集聚優勢,夯實自身實力,修煉研發、渠道、產能內功,打造預制菜行業“領航型”龍頭企業,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規范化發展。